我的账户
环球快讯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环球快讯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环球快讯公众号

环球快讯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失去了步摇和发带的古装剧,有什么资格吹“古色古香”?

2021-09-28 发布于 环球快讯

  放眼如今的古装剧集,“十个演员里七个大光明三个丸子头”已经成为了影视界心照不宣的偷懒日常。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也曾分析过盘发和编发技术消失对于古装造型的重大影响。

  然而就如部分评论所说,盘发水平的提升并非一日之功,加上现在演员的片酬根本无法支撑剧组像从前一样留出做发型的时间,所以想要在一时半刻之内通过妆发来解决如今古装剧缺少古意的问题,基本等同于不可能。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有没有什么小窍门可以让造型师尽可能在短时间内帮助演员从形象上更贴近角色呢?

  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发饰。

  

  不过草莓所说的发饰可不是现在影视剧中铺天盖地的巨型金冠,我们今天要讲的,是两个看似微小实则至关重要的造型神器——步摇和发带。

  

  自西汉出现以来,步摇在过去的2000年间一直凭借自己独特的柔美姿容屹立于古装之巅,就连白居易都曾为其写下“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的绝世佳句。

  

  在古人眼中,步摇之美不仅源于它本身的精致灵动,更重要的是钗上所缀的流苏会在女子莲步轻移时随之晃动,不知不觉就在影影绰绰间为美人平添几分娇媚与风情。

  于是,为了能够尽可能地展现出步摇之美,古代女子会在步速和步幅中间找到一个最为合适的平衡点进行反复调试,力求走出楚楚动人的玉骨仙姿。

  

  在这方面,《西游记》真心做到了极致。

  如果说《西游记》是展示了佩戴步摇时的绝佳移动状态,那《红楼梦》就是表明了步摇的经典佩戴方法。

  

  以步摇中的绝对C位凤钗为例,与一般习惯侧戴的素钗不同,凤钗的佩戴方式除了偏凤之外,还存在正凤。

  而在《红楼梦》中,最令人惊艳的正凤造型便是曹雪芹为王熙凤特制的朝阳五凤挂珠钗。

  

  众所周知,不管在原著小说还是影视剧中,凤姐都是荣国府无人可替的管家小能手,加上她本身出自豪门,性格更不居于人后,这就注定了她在公共场合的头面绝不可能轻易低于旁人。

  别的不提,光从这个《红楼梦》中唯她而已的朝阳五凤挂珠钗中我们就能窥探一二:普通凤钗多是一只凤口衔珠串,即便多于一只,也未曾有过凤姐这般五只凤凰各衔一颗珍珠的华贵!

  

  明明只有七个字,却一下子道尽了王熙凤在贾府内的独树一帜和风头无两。

  此等笔力文风,谁看了不拍案叫绝?

  

  反观薛宝钗,同是精明入骨的主儿,但她和王熙凤的穿衣风格却是天差地别。特别是宝钗仅凭绢花和步摇两种物件就将娴静的偏凤造型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点,封她个“大观园顶级穿搭博主”也不过分。

  

  探寻源头,致使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妆发风格产生的根本原因,还是两人身份与所处环境的巨大差异。

  要知道,虽然宝钗的容貌才学都是一等一的出众,但毕竟是寄居于家底雄厚的姨母家中,所以她绝大多数时间都需要维持住一个看似完美却又不会让旁人觉得过分张扬的大家闺秀形象。

  

  于是,中规中矩的绢花和摇曳婉转的步摇就成了宝钗手中最为妥帖的塑颜工具。

  另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这样简单的组合十分便于宝钗通过调整饰物的大小和种类来得体地出席各种不同层次的活动。如此既不会让她在莺莺燕燕之中低人一等,又不至于太过于鹤立鸡群,正合了宝姐姐力图事事周全不动声色的人物性格。

  

  不信你看同样是白衣偏凤造型,单论华丽程度,王熙凤的居家装妥妥地艳压了宝钗。

  

  由此我们也可得知,正凤和偏凤的选择主要还是看场合而非身份。不然依照凤姐的人设,《红楼梦》中压根不会出现那么多她私下头戴偏凤的场景。

  除了汉服造型,清宫戏中也偶有涉及步摇的佩戴,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甄嬛再度回宫时的孕期造型。

  

  褪去了从前的少女青涩,大胜归来的甄嬛脱胎换骨,以至于她在整个人充满母性光辉的同时,又不自觉带上了一丝撩人的熟女风韵。

  特别是花盆底和步摇在无意间产生的神奇化学反应,不仅没有让甄嬛显得臃肿,反而为她在美艳之余增加了几分楚楚可怜的脆弱感和女人味,真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而在今年播出的古装剧集中,个人认为比较惊艳的步摇造型是蒋依依在《三千鸦杀》中的惊鸿髻套装。

  

  有一说一,单看步摇的质量,蒋依依的这个造型着实称不上有多精致。

  但我们都知道,一个造型的成功从不取决于任何一类微小的事物,真正成就它的永远都是各方的共同努力。

  于是,本来略显廉价的扁平步摇,在发型师的假发包和盘发“攻击”下瞬间古风翻倍,再加上服装设计和后期特效师心照不宣的色彩配合,一个青春妍丽的帝姬形象跃然纸上。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让草莓眼前一亮的步摇造型就是《琉璃》海报上由袁冰妍饰演的褚璇玑与司凤大婚时的红衣白玉穿搭。

  

  步摇、编发、假发包、花钿、发际线、柳叶眉、发带......

  有别于通过频繁使用丸子头加发冠组合来尽可能减少工作量的同行,本剧的造型师陈顾方不仅弃用了近年古偶挚爱的千斤顶金冠,还在剧中大量使用了编发和玉石元素对角色进行点缀,成功使得造型丰富之余更显质感。

  

  不过比起步摇,显然陈顾方更擅长和青睐的是发带造型。

  关于这一点,草莓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有提及,作为古装剧中凸显女子清纯和男性潇洒特质的扛把子元素,发带在古早作品中一直都是各位造型师的真爱小道具。

  特别是对于陈顾方这种以仙侠剧见长的造型师来说,配适度和可变性极高的发带堪称他们手中最万能的造型神器。

  

  深挖陈顾方对于发带的执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5年前的《仙剑奇侠传》。同时,这部剧也是她与唐人展开长达8年的密切合作的开端。

  在那八年里,陈顾方先是结合刘亦菲的个人形象创造出了灿烂如春色一般的绿衣赵灵儿:

  

  接着又在四年后成功推出了由刘诗诗饰演的与灵儿性格截然相反的忧郁龙葵一角:

  

  到了《琉璃》就更绝了,光成毅一个人就在剧中换了13条不同色号的发带。

  好家伙,这是要做个调色盘吗?

  

  不过玩笑归玩笑,在用发带颜色塑造角色这方面,陈顾方还真没做错。

  毕竟尽管发带极为百搭,但不可否认,简单的原生形态也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它的花样最高点。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材质和颜色就变得至关重要起来。

  

  以刘亦菲为例,作为典型的发带拥趸者,她的大多数古装剧都用到了发带元素,可要真仔细说起来,她每一部的发带造型又都相去甚远。

  比如在《神雕侠侣》中,为了配合小龙女本身高贵清冷的气质,造型师拒绝了从前古装剧中常见的布制发带,转而为她搭配了更为飘逸的白色纱质发带。

  同时,出于降低材质带来的廉价感的目的,发型师专门将小龙女所有的发带边缘处都进行了锁边操作,以此保证她的造型在特写镜头中不至于太过寒酸潦草。

  

  然而同样是在武侠剧中使用发带,等到了《天龙八部》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不同”并不是单指颜色的改变,更多的其实是人物内核的颠覆。

  尽管王语嫣自小就被当作名门闺秀教养,看起来好像应该比小龙女懂事许多,但她毕竟涉世未深又不懂任何生存技巧,“江湖”对她来说还是约等于纸上谈兵。所以相比于小龙女的精致细节,王语嫣后期的造型更草莽化,这一细节不仅照应了王语嫣入世更深的剧情,同时还暗示了她初离家园并不能很好地照顾自己的特性。

  

  这一点在回望她从前于曼陀山庄内处处讲究的披发造型时尤为明显:

  

  反观朱茵饰演的黄蓉,一头俏皮的不对称小辫儿搭配七彩发带,古灵精怪又不失少女本色。尤其是她在剧中时刻洋溢着的鲜活劲儿,充分显示出蓉妹妹已经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玩转于江湖之内了。

  

  事实上除了女性角色,早年也有许多养眼的男装发带造型,其中最为经典的款式就是苏有朋这种头顶发冠下垂发带的贵公子造型。

  

  再看如今的流水线作品,甭说是花无缺这种行云流水的打戏了,上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男性发带造型还是18年《香蜜沉沉烬如霜》中的润玉。

  

  其实每次聊到如今部分古装造型的弊端,草莓都有一种无力感: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肉眼可见在改善的剧组其实并没有几个。

  比起专心制作古色古香的好作品,更多圈内人还是寄希望于各种奇奇怪怪的营销。

  甚至现在一些演员已经发展到就连下个水和留几天胡子都能发通稿吹敬业的水平,这难道不是很可笑的事情吗?

  

  正如赵薇在《演员请就位2》中所说,演员的戏还是应该放在最原始的舞台上。

  同理,网友真正想吐槽的从来都不是造型,或者说不仅仅是造型,而是:“最基本的造型都已经失去了保证,那我们还怎么指望你们做好更难的编剧和拍摄呢?”

  特别是在这个动辄四五十集注水戏的年代,通常观众在点开前就能预料到剧情有多雷同了,如果在这种前提条件下剧组连首先映入眼帘的造型都做不好,那剧方和粉丝又凭什么要求观众“再坚持几集肯定真香”呢?

  

  反正我从来没在网上见过谁长篇大论地劝别人“《人民的名义》你再坚持几集就真香了”。

  真正的好剧从来都不需要这种让人摸不到头脑的宣传口号。

  同时,步摇和发带看似只是古装剧中两个可有可无的小元素,但它们集体缺失的背后所显露的,其实是近年来内娱对于流水线作业的大肆追捧。

  

  还是那句话,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

  既然一时半刻无法解决由高片酬和技术失传引起的妆发单一问题,那剧组就应该从其他方面入手来对造型进行改善,而不是放任市场上的作品越来越敷衍。

  退一步说,也许步摇和发带并不是所有古装剧都满意的上上签,但观察当前的市场状况,它们确实是大部分剧组能完成的最优解。

  

  再直白点,假若一个剧组连这两个最简单易学的变美小工具都无法掌握,那也没必要指望他们去尝试更为复杂的编发和盘发造型了。

  毕竟如果一个人不用心,那你往ta身上砸一本武林秘籍和砸十本武林秘籍其实没什么差别。

  你喜欢文中提到的古装造型吗?除此之外,还有什么让你印象深刻的步摇或发带造型吗?快在评论区告诉大家。

  另外,目前本账号已经分别完成了对编发、盘发、额饰、花钿、空气刘海等古装元素的专题分享,如果大家有什么其他想看的内容,也欢迎通过评论的方式告知草莓。

  喜欢看电视剧和八卦盘点就关注我吧~


抖音充值折扣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环球快讯
    1970-01-01
  • 环球快讯
    1970-01-01
  • 环球快讯
    1970-01-01
  • 环球快讯
    1970-01-01
  • 环球快讯
    1970-01-01
  • 环球快讯
    1970-01-01
环球快讯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环球快讯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环球快讯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环球快讯 X1.0@ 201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