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侦探社 最近读到社会学博士肖索未的《欲望与尊严》(加小编微信“suiyue5886”可领取电子书),内容非常特别:广州、宁波两地的“二奶”群体。 这部实录里,肖索未博士深入她们的生活,采访了19个女性,记录下她们形形色色的人生。 比如女孩阿菲,跟建筑工地老板阿东同居三年多。他的妻子和孩子,就住在几公里外。 阿东给阿菲买了房子,每月给生活费,但很少在阿菲家留宿,怕被老婆抓包。 阿菲烧得一手好菜,却很少为自己下厨。要么打扮光鲜陪阿东出去应酬,要么跟同样百无聊赖的闺蜜出去吃饭。 她已经习惯在与闺蜜吃饭到一半时,接到“通知”拎起包就走。阿东说一声要来,就像接到圣旨。 许多商人的二奶说,两人关系稳定之后,男人就会肆意冲她们发脾气,把生意和生活的不顺心迁怒到她们身上。她们只能忍,不敢像原配那样跟男人吵。 男人吐槽生意上的事时,明明不耐烦得要命,阿菲们也要假装听得很专注,露出妩媚的笑,附和着赞美。 几位男性受访者坦言,在她们面前可以释放情绪、发号施令、获得魅力认可,享受到跟老婆在一起时所没有的满足,“感觉像个皇帝”。 时隔一年,肖索未又见到了阿菲。 阿菲的家换到了更高档的小区,屋里条件却不及从前。 阿东两星期没来了,每次打电话都说忙。 为什么要搬家呢?阿菲遮掩几句还是说穿了:阿东的妻子在旧居附近买了一套公寓,“他害怕他老婆在路上碰到我,打起来。” 这段见不得光的关系渐渐内忧外患。阿东去娱乐场所的次数多了,虽然照常给生活费,却经常念叨生意不好了,可能做不下去了。 阿菲又听说,阿东刚给老婆买了一串很贵的珍珠项链,还给钱让她去日本度假。 她焦灼不安,计算着阿东来的次数、给的钱多少、礼物的轻重、电话的长短、言语的态度……从这些痕迹中,小心翼翼琢磨着关系的走向。 尽管她们故作洒脱地说过一天算一天,把“今天不知明天事”挂在嘴边,却并不能摆脱对未来的焦虑。 百无聊赖的日常,独守空房的苦等,放弃尊严的取悦。随着女性意识越来越明显的觉醒,这个社会一隅的暧昧群体正逐渐走向灭绝。 与“二奶”“包养”一样,很多词汇正在被岁月淘汰,比如—— 10年前《蜗居》火爆一时,被包养女孩“海藻”的扮演者李念,婚后就被贴上了“22亿阔太”的标签。 她接受采访时略微紧张地解释:22亿和我并没什么关系(是丈夫林和平合伙企业的资产),请不要再叫我阔太了。 她自曝,和丈夫只在北京买了一套房,其他城市都是租房住。“阔太是谁?我老公姓阔吗?……” 人们想象中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安逸,并不存在。生了两个孩子之后,柴米油盐的日常,比工作更芜杂劳累。 她和通勤的女白领一样6点起床,帮两个孩子洗漱,送他们上学,然后去菜市场买食材,准备一家人的伙食。晚上接回孩子,给他们讲故事哄睡……忙到夜里,属于自己的时间寥寥无几。 沉寂几年后,李念久违出现在《我就是演员》里,分别演了罗子君和唐晶两个经典角色。 她自己这几年的浮沉,也恍惚可见罗子君的影子。 有一次李念外出拍戏,不放心家里,临行前给孩子买足了三个月的生活用品。途中突然下起暴雨,她一个人拎着两个巨大的购物袋躲在店里避雨,想到复出面临的压力,随手在微博上发了条心情:一个人走路很辛苦。 谁料刚回到家,这条被误读的微博就在网上发酵了,“李念与富豪老公离婚”的假消息沸沸扬扬。 就算心里有一万头羊驼狂奔,也只有苦笑的份。 “阔太”生活,未必有捕风捉影的狗血,却有局外人难懂的无奈。 荒废太久,不像以前有那么多好剧本可以选择,没有经纪人,没有团队,没有助理…… 三十几岁的年纪,暌违几年的生疏,半红不红的尴尬,单打独斗的无助。 撕掉浮夸的“阔太”标签,她只是一个在尴尬与困惑中努力的熟龄女演员。尽管圈子不同,但面临的压力,与你我并无太多不同。 中国女性身上,还有很多标签被渐次撕掉。 过去的灰姑娘,是坐着南瓜马车翩然赶来、落下一只水晶鞋等王子苦苦寻觅的柔弱女孩辛德瑞拉。 现在,越来越多出身寒微的姑娘明白,童话不真实,魔法不管用,王子不靠谱,水晶鞋虽美却无法穿着它赶路。 《超级演说家》全国总冠军刘媛媛戏说:我就是出身寒门,不,不算寒门——我们家连门都没有。 她靠死磕考进北大,靠死磕拿了冠军,靠死磕开始创业。作为一枚灰姑娘,她自己拯救自己。 你理解的“养”,跟男人承诺的“养”,根本就是两码事。 就像刘媛媛说的:男人养你,就是给你一口饭让你饿不死,又要当保姆又要当丫鬟……最不舒服的状态是什么?就是不自由。 今天的姑娘,不缺那一口饭,只缺一个同频的伴侣。 2018年前三季度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显示,人均家政服务支出增长38.7%,居各项消费第一位。也就是说,这些钱都流到了家政公司、月嫂、保姆手中。 男人看了这组数字,还会认为全职妻子是个没用的“家庭妇女”吗? 上海市妇联不久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上海女性初婚年龄29岁,已经高于很多西方发达国家。 很多人口中的“剩女”是这样的独立女子:不为衣食房车去钓一张长期饭票,不为填补空虚去谈虚与委蛇的恋爱,不为市侩的目光潦草推销自己,不迷信“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毒鸡汤。不纠缠,不依附,不乞求,不要挟,宁缺毋滥,只想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 不是她被剩下,而是你还不配。 不会有一款饭碗能够牢牢捧在手里,永远24K金不褪色。就连孟晚舟也曾丢过大学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在银行网点撤并后沦为“下岗职工”。要是他不下岗,哪还有后来的华为CFO? 时代抛弃你时,连招呼都不会打。10年前我们何曾猜到今天的样子:出门无需带钱包,收银台前没有人,街头五花八门的自行车骑起来就走…… 不惧怕变数的女人,永远不会下岗。 原本不讨人喜的“网红”群体,正在证明着实力。 曾当过《瑞丽》《昕薇》等杂志平面模特的张大奕,把自己的网红标签改成了企业家。张大奕27岁时,与正在为服装公司生死存亡挠头的合作伙伴冯敏,两人开了第一家网红店。 3年过去了,她的店铺仅双11直播一天成交额就突破1.7亿,张大奕正在筹备2019年赴美上市。网红身份是昙花一现,知识和核心竞争力却可以让人一直红下去。 这个充满偏见的词,总挂靠着强势、高冷、孤单寂寞、喜怒无常、缺乏女人味……其实呢?她们只是在自己认定的方向上走得更执着、付出更多罢了。 就像董明珠,既能指挥若定拿下10亿赌约,以振兴中国制造为己任,又在被问到爱情观时流露女性的柔软示弱、在儿子面前回归母亲的温柔怜惜。 女强人的强,不是强势的强,而是强韧的强。 曾经,这个词被用来称呼街头所有16岁到60岁的女人,夹杂着甜蜜、恭维与敷衍。但经过生活的暴击就会明白,如果你除了美女什么都不是,根本就劈不开生活的荆棘。 美,要加上品格、加上智慧、加上耐心、加上知识、加上阅历,才有生命力。 无数的女性,正在用亲身经历撕掉对打工妹的歧视。前微软中国公司总经理吴士宏、触屏女王周群飞、申通创始人陈小英……她们都曾是打工女孩,从最低的尘埃里挣扎出来,在男性居多的商业丛林里拼出一条血路。 大江大河中,这些被洗牌、被淘汰、被甩掉的词,见证着越来越美好、成熟的你。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环球快讯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