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剑奇侠传 党代会报告提出,提升卫生健康服务水平。加快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开展健康沈阳行动,打造健康沈阳品牌。对此,市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志刚称,“开展健康沈阳行动,打造健康沈阳品牌”是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17项行动和4项民生品牌之一,与贯彻新发展理念高度一致,与国家医保改革服务支撑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目标契合,与沈阳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同向发力。 当前,工业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以及医药服务供需矛盾等因素给人民健康形势带来挑战,迫切需要在大健康、大保障理念的引领下,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坚持全程保障、改革创新、均衡发展、公平可及、共建共享的原则,在更高层次、更全方位、更宽领域为健康沈阳行动提供高质量医保服务与保障。 构建协同高效的医保治理体系 报告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 王志刚称,充分发挥医保基金战略性购买作用,加快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构建协同高效的医保治理体系,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将按照“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的原则,以降药价为突破口,协同推进医疗服务价格、薪酬制度、医保支付以及精细化管理等综合改革,确保群众负担总体稳定、医保基金可承受、公立医疗机构健康发展可持续。 常态化制度化推进国家药品和医用耗材带量采购。逐步扩大采购范围,到2025年,公立机构通过省集采平台采购药品占比大于90%,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种类不低于5%,科学扩大医保谈判药品在定点零售药店和定点医疗机构“双通道”管理的保障范围。 建立健全灵敏有度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提高体现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沈阳市“4+7”药品集采试点和DRG支付改革示范区两项国家改革成效显著,为价格改革腾出空间;医保内部做好支付端与价格调整待遇端联动改革,外部与市卫健、财政等部门协作,进一步完善闭环协同工作机制,在调整结构的过程中“三医联动”衔接更加顺畅。 完善重大疫情医疗费用保障机制,健全重大疫情防控医保支付政策,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全力做好疫苗和接种费用的保障工作。 统筹医保基金与公共卫生服务资金使用。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差别化支付政策,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有效衔接。 探索中医药优势病种支付方式,支持和促进中医医疗机构和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2022年DRG付费实现定点医疗机构病种全覆盖 报告提出,做好国家医保DRG改革示范区建设。 王志刚称,联合财政等相关部门,打造DRG(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付费国家改革示范区。聚焦建机制、打基础、抓扩面、推协同4个方面16项改革任务,建立并形成国家标准。2022年DRG付费要实现定点医疗机构病种全覆盖,医保基金支出占住院费用的比例达到70%以上。2025年住院定点医疗机构支付方式改革要全覆盖。总结并推广康平县紧密型医共体医保综合改革经验,完善总额预付机制。 城乡居民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将达到70%以上 报告提出,持续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补助标准。 王志刚称,持续优化筹资结构,健全居民医保基金稳健可持续筹资机制。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每年要按照国家要求同步调整。 适应新业态发展,逐步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方式。未参加职工医保非我市户籍的灵活就业人员,可持居住证参加居民医保。 “十四五”期间,我市城乡居民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0%以上,大病保险政策范围内的报销比例达到60%以上。 到2025年,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 报告提出,建成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王志刚称,到2025年,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进一步推动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共同发展的医保制度体系更加成熟稳定。 逐步扩大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供给范围,使其成为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持个人互助、公益救助等综合救助健康发展,推动医疗救助与慈善事业有效衔接,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医保需求。 (文章来源:沈阳日报) 文章来源:沈阳日报![]()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环球快讯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