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环球快讯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环球快讯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环球快讯公众号

环球快讯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被黑客攻击的肉夹馍协会,状告全国早餐店,每家必须缴纳99800元

2021-11-25 发布于 环球快讯

【海底商业奇谈】系网易新闻网易号与【海底青年】联合出品,内容独家发布在网易号平台,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潼关肉夹馍协会终于惹到了硬茬。

一个爱吃肉夹馍的黑客忍无可忍,把潼关肉夹馍协会的官网黑掉,用《黑客帝国》的特效,让“无良协会”四个大字在整个屏幕上不停滚动。

从今年七月起,这家肉夹馍协会,已经以侵害商标权为由,状告了全国212家餐饮店,它们有的叫潼关肉夹馍,有的叫肉夹馍,甚至连窗户上贴了“本店有售肉夹馍”的砂锅店也未能幸免。

这些诉讼遍布全国十八个省份,仅今天就有六起官司将在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而且数量还在持续增加。

这些店铺无一例外都是在未经潼关肉夹馍协会许可的情况下,擅自使用“潼关”、或者“肉夹馍”字样作为招揽客人的招牌。

按理说,协会是依法维权,之所以能引起众怒,还在于这家注册资本仅为5万元的协会,2016年才登记成立,可从事肉夹馍生意的小餐馆们,最长的已经有几十年的从业时间。

从天眼查查询到,这家协会已经完成的法律诉讼共有11件,其中一件败诉,两件被驳回,还有八件肉夹馍协会主动撤诉。

按照常理推断,撤诉的这8起,通常是已经认栽在庭外赔钱了事。

看样子,潼关肉夹馍协会的胜率并不高,但一纸律师函就能乖乖逼对方就范,多半还是拿捏到普通人害怕打官司的心理。

这家潼关肉夹馍协会究竟是个什么单位?能有如此之大的底气告遍全国?

01

2010年,陕西潼关县人王华锋揣着卖肉夹馍赚来的钱开办了一家餐饮公司:西安万盛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一块开公司的还有好友董开锋的潼关县盛潼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为了让自己的潼关县十三花肉夹馍店铺看上去更上档次,他请人设计了一个logo,并注册了一个国际分类为方便食品的商标:潼关肉夹馍。

这时的王华锋有着将肉夹馍产业做大做强的远大理想,他想通过自己的影响力改变行业各自为政的分散局面,把想要从事肉夹馍行业的人才聚拢到一起,让全国人民都吃上让李世民都赞不绝口的肉夹馍。

2016年5月25日,宝鸡市人社局领导一行17人,在渭南市人社局副局长、市就业局局长武俊兴等相关领导的陪同下,来到潼关调肉夹馍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考察建设情况。

这个肉夹馍创业孵化基地,是王华锋在潼关县领导的指示下一手创办的。同时在业务主管单位潼关县商业行业管理办公室的指导下,王华锋注册了潼关肉夹馍协会。

这个协会成立的主要目的就是做肉夹馍培训、推广和宣传,让更多人学会做肉夹馍,把产业做大做强。

当时的副县长种逢康亲自陪同人社局领导,为的就是得到市领导的支持,把潼关的品牌打出去。

这一趟,县人大副主任王静华,县人社局局长王昊,就业局局长屈育民全部到场陪同。

万盛餐饮公司的市场部经理杨宇,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县领导,回去就在微博上写下:餐饮行业从来都不是朝阳产业,而是日不落产业。

杨宇是个90后青年,思维活跃又肯吃苦,王华锋没过多久,就让杨宇把自家的产品放在网上宣传。

2016年5月,微博账号@王华峰肉夹馍西安总部正式开通。90后小伙杨宇作为市场部经理,负责微博的日常运营。

在发布的第一篇微博文章里,杨宇讲述了一个营销界的鸡汤故事:一个卖辣椒的妇女,通过话术将不好卖的辣椒全部推销给消费者。这个妇女被杨宇推崇为营销大师。

于是,潼关肉夹馍协会在杨宇的操盘下开始积极宣传自己,同时开展免费教学。

当然,如果学不会没关系,可以购买协会推出的教学光盘。

有县政府的背书,杨宇把协会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但很快,麻烦就来了。

另一家做肉夹馍的公司把自己给告上了法庭。

02

2016年,西安文味先知餐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曹彦磊,在给自家的肉夹馍注册商标时发现,老潼关三个字虽然被自己注册下来,但肉夹馍却怎么也注册不了。

一查询才发现,肉夹馍协会早已经先一步将“潼关肉夹馍”注册成商标。

大家都是做肉夹馍的,凭什么你一个人把潼关肉夹馍的商标给独占了?曹彦磊越想越气,几次上门讨要说法都被赶了出来。

于是一气之下,曹彦磊把国家知识产权局给告上了法院,潼关肉夹馍协会则作为本案的第三方。

但一审判决曹彦磊败诉,法院认为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潼关肉夹馍协会使用“潼关肉夹馍”商标并无不妥。

这一告,虽然赢了官司,但也让王华锋看到了新的商机:版权。

除了自己,以后谁用潼关肉夹馍都是侵权,所以想学肉夹馍,自己是全国唯一的官方认可机构。

2017年,潼关肉夹馍总部的微博也上线了,第一条内容就是:我的眼里只有钱。

可潼关肉夹馍学员没等招来多少,手下的大将却先跑了。

2018年5月,杨宇跳槽去了西安秦宇圆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主营的产品就是老东家的肉夹馍。

微博从原本的天天夸老东家的肉夹馍,变成了夸秦宇圆肉夹馍。

不管老板王华锋开不开心,杨宇在微博上先发了段话断了老板的念头,他说:“一个大度的胸怀,才是成功的基本。所以要学会大度。不要去计较那些无谓的小事”。

面对同样是陕西本地的肉夹馍企业,王华锋愤怒却又不知如何下手。

于是,他的心里开始筹划更大的蓝图:他要统一全国的肉夹馍。

有政府支持,有属地优势,还有自己沉淀多年的技术把控。只要让全国的肉夹馍都用上自己的品牌,那肉夹馍的生意比起开遍全国的沙县小吃和兰州拉面来说,一样具备成功的要素。

但王华锋忘记了一件事,兰州拉面根本没有统一品牌。

03

有人曾戏言:沙县小吃、兰州拉面都是隐藏在全国的情报机构。

事实上,开遍全国县级以上地区的兰州拉面并没有什么隐藏身份,唯一不为外人所知的是:99%的兰州拉面都和兰州没什么关系,而是来自青海省化隆县。

1988年,不甘贫穷与落后的第一代化隆拉面人背起行囊,鼓足勇气,决心走出去闯一闯,于是厦门经济特区首家化隆拉面店开张营业。

由于化隆县几乎没人知道,但同样把拉面作为日常主食的兰州却名声在外,于是这家拉面店就叫做兰州拉面。

从此,化隆拉面人亲帮亲、邻帮邻,从珠三角到长三角,从中原大地到京津冀,兰州拉面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化隆县在这期间也积极通过拉面产业帮助贫困人口脱贫,化隆县委书记刘建昱说:“挣了票子、育了孩子、换了脑子、练了胆子、拓了路子、创了牌子,化隆拉面人勤劳、朴实、创新、乐观的精神,正在成为新时代改革浪潮中一抹绚丽色彩。”

2016年4月,化隆县正式推行“拉面带薪在岗实训+创业”。面向贫困户家中的青壮劳力,自愿报名,把他们集中送到全国各地化隆人开的拉面馆,从跑堂干起,学服务、学技术、学经营管理等。在积累一定的资金后,便可以通过政府的贴息贷款开办“扶贫创业拉面店”,自己当老板。

于是三十多年间,兰州拉面店遍布全国271个大中型城市,数量达到1.5万家,全县从事拉面行业的人数近11万,超过总人口的1/3,占劳动力的60%,“拉面经济”年产值100亿元。

在已经脱贫的12万贫困人口中,有9万人通过拉面产业走上了致富路。

不仅如此,化隆县还扶持起一批企业参与进来,他们利用全国数万家兰州拉面建立起的庞大网点,布局起了供应链。

供应链中,仅一家企业,年供应菜籽油就能达到5000吨。

而牛羊肉冷链配送、调味品加工等20多个行业,油菜、饲草种植和牛羊养殖的年产值就有8亿多元。

兰州拉面的成功,让王华锋羡慕不已,但却找不到更好的方法复制这套模式。

在县委领导的催促下,王华锋急于展示自己的能力,于是他想到了一个新方法:打官司。

自己手中有“潼关肉夹馍”的商标,只要通过法律手段向全国卖肉夹馍的店铺维权,逼迫他们回归到自己的体系中,那么不仅可以收取每年固定的加盟费,还能向县里提供一份漂亮的答卷:

潼关肉夹馍带动全国就业XX万人。

04

敢于打官司的不一定就是真的有理的一方,比如最近这两天,放狗咬伤80岁老太太的城管“不相信监控”坚持要走“司法途径”。

但即使占理也未必能通过官司胜诉,比如前些年的保时捷状告众泰模仿。由于众泰先一步在国内注册了外观专利,最后反而胜诉,还大度地原谅了保时捷的“侵权”行为。

潼关肉夹馍协会把这一点也拿捏得很准。

从今年7月开始,潼关肉夹馍协会一片公心捍卫肉夹馍名誉,委托律所发起诉讼,轰轰烈烈地毯式攻击。

你们脏,你们乱,你们不标准没良心,败坏品牌声誉,本协会以外所有打着“潼关肉夹馍”名号的店,你们都等着。

协会知行合一,能动力强,诉状急急如律令。

自11月21日开始,远在河南洛阳、焦作,带“潼关”字样的小吃店都收到了传票。

协会要求他们赔偿3至5万不等,要想继续使用这个商标,则需缴纳99800元。

《商标法》第十六条:“商标中有商品的地理标志,而该商品并非来源于该标志所标示的地区,误导公众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但是,已经善意取得注册的继续有效。”

本意应该是潼关肉夹馍即便用山东的面粉、黑龙江的猪肉也能做,跟潼关没有半点关系的话,就不能用地名,但最后一句“善意取得注册的继续有效”,留下了空子。

于是“潼关肉夹馍”成了商标,被协会握在手里。

五花八门的起诉上百起,被告都是些小吃店、小吃部、早餐摊。

11月24日,河南郑州的一家“岐俏俏老潼关肉夹馍店”,现在已经把“老潼关”三个字去掉了,跟“潼关肉夹馍协会”协商赔了7000块,对方才撤诉。

店主说,自己明明也注册了店名,但就是带着老潼关三个字,就被协会告了。

为息事宁人,店主选择和解。

就在几天前,“逍遥镇胡辣汤协会”早已用如出一辙的方式登场。

逍遥镇胡辣汤协会更干脆,只有3万注册资本,半个月内已经发起了32件投诉。

相同的绝招——“逍遥镇胡辣汤”商标,地名+传统小吃。

相同的起诉对象——街边小店。

相同的解决办法——赔钱3到5万,或者每年交1千会费。

当然,理由也是相似的,为了行业的未来。

按照这个路数,北京烤鸭、天津麻花、新疆大盘鸡等地方菜式,很快也都会收到来自行业协会的威胁被迫递上投名状。

毕竟5万元的本钱,就能吃遍全国的买卖,谁不想干?


无锡锡山清枫 http://www.ufuju.com/house/705/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环球快讯
    1970-01-01
  • 环球快讯
    1970-01-01
  • 环球快讯
    1970-01-01
  • 环球快讯
    1970-01-01
  • 环球快讯
    1970-01-01
  • 环球快讯
    1970-01-01
环球快讯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环球快讯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环球快讯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环球快讯 X1.0@ 201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