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环球快讯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环球快讯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环球快讯公众号

环球快讯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深圳阳性确诊夫妻暴露的一组数据大揭秘

2022-01-08 发布于 环球快讯
香蕉直播

1月7日一早,深圳人的规律都被布吉2例阳性确诊病例骤然打乱。各大核酸检测点排起长龙,满眼口罩场景再现,就连段子手也找到了大显身手的机会,新的鄙视链新鲜出炉!

很快,两例确诊病例的同工作地及人员名单也在各个交流群传播。

其中两组数据,均覆盖了深圳全部9个行政区,局部诠释了深圳人工作地与居住地的关系图,由此可以管窥深圳人的通勤模式和状态。

这两个工作地,国威大厦在罗湖莲塘,神州大厦在龙岗坂田,分属传统概念中的“关内”、“关外”,所以表现出的数据存在着明显差异。

这还仅仅是一栋楼显示的数据,说明深圳人同一工作地的“打工人”,基本来自于全市各个角落,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决定了各个区域的房产,从中心到边缘,所形成的价值落差。

图源:富通九曜公馆

我们来看看这两组数据中各区人数的占比。

先看阳性王某工作地国威大厦,在罗湖莲塘。在总共1327人的人员名单中,罗湖652人,占比49%;龙岗302人,占比22.76%;宝安94人,占比7.08%;龙华88人,占比6.63%;福田77人,占比5.8%;南山68人,占比5.12%;盐田23人,占比1.73%;光明12人,占比0.9%;坪山11人,占比0.8%。

可以看出,罗湖本地占比接近一半,略超我们以往的认知。同为“关内”的福田、南山占比低于“关外”的龙岗、宝安、龙华,说明了居住成本和行政版图大小的差别。

龙岗占比超两成,达到22.76%,接近罗湖本土的一半,足见其对罗湖的重要性,解决了很大一部分在罗湖工作的居民的住的问题。同样的情况出现在龙华之于福田、宝安之于南山。

同为“关内”,与莲塘地缘关系极近(一隧之隔),但盐田占比只有1.73%,充分说明了一个月之前我们在盐田沙头角新盘鹏瑞尚府品鉴会上总结出的“独立王国”的观点。盐田与各区的往来关系的确不太密切,楼市供应基本被本地居民消化,所以显得非常平稳和健康。

这组数据中,光明占比接近1%,达到12人,竟然超过坪山,让人讶异。如果按通勤时间算,光明往来罗湖乘坐地铁约需一个半小时,驾车基本在1小时以上,高峰期基本在1个半小时以上,甚至更长。如果是每天往返,通勤时间成本未免太大。

图源:益田乐都

再看阳性患者邹某工作地,龙岗坂田神州大厦。第一批人员名单220人中,有龙岗139人、63.18%;龙华28人、12.72%;宝安19人、8.63%;福田15人、6.82%;罗湖8人、3.64%;南山7人、3.18%;坪山2人、0.91%;盐田1人、光明1人,各0.45%。

因为所在为“关外”,本区人数超过6成,超出罗湖国威大厦14个百分点,说明工作在“关外”的人员,住在“关外”是一种生活低成本的现实选择。而“关外”各区的新房供应远远大于“关内”区,与之构成非常密切的逻辑关系。

这组数据中,龙华因为一路之隔,占比超过一成,成为龙岗本土之外的最大数据,应该比较容易理解。因为地缘关系明显。而来自“关内”的各区占比均不高,说明坂田及龙华(我们习惯称之为“龙坂片区”),在工作地与居住地方面,形成了一种与罗湖、福田的反关系,即工作在罗湖、福田,居住在龙坂的人数较多,而工作在龙坂,居住在罗湖、福田的人数较少。

需要说明的是,坂田所在,属于深圳的地理中心,按理各区人数的差异不至于如此之大。分析其原因,很大程度还在于其公共交通条件不太理想,片区产业未能真正形成规模,虽然有华为基地在旁。

这几年,光明和坪山楼市的新房供应量很大,解决了很多深圳市民的“住”问题。但在这两组数据中,这两个区的占比都是最少的,说明居住在光明、坪山,工作在外区域的仍然不多,因为有交通条件和通勤时间的制约。或者也可理解为,光明、坪山楼市发展起步较晚,这几年购买房产的,还没有开始住进去。

另外就是,所有人员名单中没有出现临深的影子,坂田神州大厦名单中没有东莞的塘厦、凤岗,罗湖国威大厦没有惠州的惠阳、大亚湾。那么多买了临深房子的深圳人,至少从目前看,住过去还不太现实,除了地缘区域之外。所以,临深楼市真正振兴,还需要深惠两地在互连互通、配套设施建设方面有更大作为,为深圳人提供真正值得住的家。

图源:网搜

综上所述,其中折射出的很多与楼市相关的,包括地缘关系和通勤条件的现实现象,的确值得我们思考。为什么深圳各区房价相差近10倍,中心挤出效应显著,中心资产价值取向由极少数人决定,城市边缘的低价楼盘难以受到广泛追捧,为什么会有潮汐车道的设置,等等。

当然,这仅是两个区的各一组数据,并不能完全展现全貌。如果每个行政区都能提供一个使用率很高的写字楼或园区的人员名单,我们大致就可看出目前深圳人的工作地和居住地的全部关系,也才能真正理解目前交通体系和产业格局在其中所产生的作用。

随着轨道交通网络的逐步健全,各区产业规划逐步落地并产生效能,深圳人的流动范围可能更大,通勤时间逐步走向固化,一个真正高效运转的深圳才能真正到来!

图源:网搜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环球快讯
    1970-01-01
  • 环球快讯
    1970-01-01
  • 环球快讯
    1970-01-01
  • 环球快讯
    1970-01-01
  • 环球快讯
    1970-01-01
  • 环球快讯
    1970-01-01
环球快讯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环球快讯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环球快讯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环球快讯 X1.0@ 201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