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环球快讯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环球快讯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环球快讯公众号

环球快讯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一墙之隔的战斗:中国大使馆墙上发现“吸管”,“战斗”猝然开始

2022-01-21 发布于 环球快讯
静脉血液亲子鉴定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首都索菲亚市中心俄罗斯大街上有两座古典建筑,人们称它们为“孪生姐妹楼”。它们相距二三百米,遥遥相对。上个世纪,一座是土耳其驻保加利亚大使馆,另一座是中国驻保加利亚大使馆。

据说这两座楼是由一位德国著名建筑师设计的,因而具有浓郁的普鲁士风格;米黄色三层小楼,建筑在盛开玫瑰花的花园中。房顶和墙面上的人体雕塑,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在以罗马奥斯曼建筑著称的索菲亚,两座楼房显得格外娇艳多姿,熠熠生辉。

在这两座建筑物前面,各有一座二层小楼作为主楼的陪衬建筑,称为“陪楼”。土耳其驻保加利亚使馆的“陪楼”为大使专用汽车的车库和驾驶员、花匠的住房。中国驻保加利亚使馆的“陪楼”,楼上作为宿舍,楼下除车库外还辟了一间接待室。

接待室约10多平方米,一个书架,一个挂衣架,一张茶几,几把椅子。接待室里天天都很热闹,群众来访,申办签证,使馆各项行政事务联系,均在这里进行。下班后馆员们常在这里下棋,打扑克,聊天。

使馆接待室的隔壁是保加利亚轻工部的仓库和样品间。

“战斗”隔着这道墙猝然开始。

1971年11月7日上午,参加在索菲亚“九・九”广场上举行的庆祝十月革命节活动的中国青年外交官们回到大使馆后,都来接待室小坐。大家兴奋地谈论“九・九”广场的游行情况。当对,随员彭建华的视线正对着前方原来放置书架的墙面。他发现墙上有一个白点。外交官的职业习惯是仔细观察与善于思考。他为了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小白点,便走了过去。

彭建华仔细一看,原来“小白点”类似一根喝汽水用的塑料吸管。它露出墙面约一毫米。

抹灰工怎么会把塑料吸管抹到墙面上?彭建华感到奇怪。他用手指一按,那“吸管”被按入墙内,但一撒手又弹了回来。他伸手一拽,拽出一截儿,一撒手,“吸管”又缩了回去。他的心一下收紧了。它会不会是……彭建华急忙向旁边的赵英琦招了招手,指了指“吸管”,让赵英琦也拉一拉。赵英琦向彭建华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不要讲话。随后,二人立即向大使办公室奔去。

“很可能是特务机关安装的窃听器。”赵禁大使听了汇报后说。

他们进一步做了分析:塑料“吸管”内可能隐藏着微型麦克风。特务机关用电钻穿透墙面,然后将“吸管”插在墙上。那个露出墙面的管头,是特工人员对墙面的原度计算不够精确所致。

赵禁大使强调说:“不要声张,不要动它。”

赵英琦、彭建华走后,赵大使的心情无法平静。战争时期,他曾任38军师政委。现在他又仿佛回到了硝烟弥漫的战场。

他认真地分析了情况及使馆周围的地形和单位。他联想到美国使馆、苏联使馆、联邦德国使馆的保安措施,禁不住打了一个寒战。

美国驻苏联使馆盖大楼,一切建筑材料,连钉子都从本国采购,然后万里迢迢运到莫斯科。瑞典驻苏联使馆的办公楼,外形像十四方盒,有窗户的地方,墙面呈鱼鳞状,外面看仿佛是建筑上的装饰物。相比之下,我们的防范措施就差多了。

中午,馆员们都陆续离馆午休了。年逾花甲的赵禁大使走进接待室。在门口值班的小王,以好奇的目光望着他。大使挥了挥手,示意小王去值他的班。

赵大使进入接待室,蹲下来拽了拽:“吸管”,抠了抠墙皮。他在外交部曾任行政司司长多年,对建筑施工颇有研究。他回到椅子上,望着墙壁发愣,琢磨如何将它取出,思考敌人是怎么安装的。

以前我只注意克格勃和中央情报局,没有想到驻在国也干这种事。想到这里.赵大使深感内疚,他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掂量着这件事情的分量,思考它可能造成的后果。

这是馆员的饭后聚集的场所,大家讲话,聊天无所顾忌。国内的,国外的,家庭的,使馆的,什么都说。显然,室内谈话通过这根“吸管”,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了墙那边的接收站。

大使想到这里,把大衣裹了裹了,反问自己:“‘隔墙有耳’,我怎么就没有注意刮这道墙呢!”

星期六午夜,使馆的电影放完了。院子里的灯也熄了,周围一片寂静,派了几位同志爬到楼顶观察动静,回答是:邻居那边静悄悄,值班的可能出去跳舞或看电影了。那边的院子里只有几盏路灯发出灰暗的光。

赵英琦、彭建华和两位驾驶员手持铁条、凿子、铁锤摸黑进入接待室。

为防止暴露目标,尽量不使声音传出,紧闭门窗,打手电作业。

墙厚坚硬,工具粗钝,一个小时作业才凿进半尺。刺耳的“叮当”声冲出门窗,划破夜空。

凌晨1点,中国使馆周围来了几个便衣。不一会儿,邻居那边仓库的房顶上也爬上五六个人。他们不住地向中国使馆院子里张望。

然而更令人不安的是,深夜2点钟,隔壁也开始凿墙,他们的工具锋利,进度快,给我们这边造成强大压力。

兵贵神速,必须争分夺秒,速战速决。

尽管已经立冬,使馆院子里放哨的同志穿着大衣还觉得冷,而凿墙的同志身穿背心还汗流浃背。

凌晨3点,双方的锤凿声均已清晰可闻,各自使出了全身力气。我们四个同志拧成一股绳,拼命抢进度。他们一个接一个,轮流扶铁钎,轮流挥铁锤,轮流举手电。墙土飞扬,汗珠下流,他们忘了口渴,忘记了劳累,只有一个心眼——一定要赶在敌人的前头把窃听器拿到手。眼看就要凿通了。只听得“哗啦”一声,一个小方盒显露出来。一位同志猛扑过去,双手将小盒抓了过来。

我们胜利了!

一双双打满血泡的手传看着小盒,一张张沾满灰尘的脸露出胜利的欢笑。

窃听器,香烟盒那么大,里面装有收发报机,一条线伸过来,一条线拉过去。

大使馆馆舍以及外交代表私人寓所不得侵犯,这是全世界公认的国际法准则。

《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第22条规定:

“一、使馆馆舍不得侵犯。接受国官吏非经使馆馆长许可,不得进入使馆馆舍。二、接受国负有特殊责任,采取一切适当步骤保护使馆馆舍免受侵入或损害,并防止一切扰乱使馆安宁或有损使馆尊严之事情。”

驻在国情报部门偷偷凿挖中国使馆馆舍墙壁,公然安装窃听器,窃取使馆机密扰乱了使馆的安宁,损害了使馆的尊严。

中国使馆遭此侵犯,罪证在手,保加利亚情报部门怎不胆战心惊?

星期一上午,使馆来了几位客人。他们是保加利亚外交人员服务局的职工。出来接待他们的正是头一天凌晨领头干治的赵英琦。

双方一如既往,互相问候、寒暄,所不同的是今天赵英琦没有请客人到接待室里去。

“使馆有什么地方需要修理吗?”外交人员服务局的职工主动询问。

“没有,谢谢!”赵英琦很干脆地回答。

“你们的墙需要堵吗?”对方直截了当地说。

“不,谢谢!”

但他们还是不死心,互相交换了一下眼色,指了指接待室说:“能不能进去?”

显然这几个人负有特殊使命。对方情报部门作贼心虚,派专人到现场刺探“军情”。赵英琦强按心中怒气,继续同他们周旋。

“请进!”赵英琦手一挥,把他们请进接待室。

他们坐在椅子上,四下张望。室内干干净净,一切照常。他们见状后说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话,便告辞了。

原来,使馆领导已估计到对方会前来现场刺探“军情”,所以,事前已把接待室打扫干净,并把书架放在原处,挡住了墙上的窟窿,如果不挪动书架,无论如何也是看不出破绽来的。

窃听器被取出来了,墙也堵上了。

房间还是那所房间,邻居还是那个邻居,彼此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双方都心照不宣。作为受侵害的一方,我们当然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学会如何保护自己。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环球快讯
    1970-01-01
  • 环球快讯
    1970-01-01
  • 环球快讯
    1970-01-01
  • 环球快讯
    1970-01-01
  • 环球快讯
    1970-01-01
  • 环球快讯
    1970-01-01
环球快讯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环球快讯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环球快讯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环球快讯 X1.0@ 201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