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环球快讯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环球快讯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环球快讯公众号

环球快讯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汤加!灾后现场照片来了!遭遇灭国级灾难:火山爆发,全国失联!

2022-01-22 发布于 环球快讯
公司企业宣传片

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15日发生剧烈喷发,首都努库阿洛法观测到海啸。

《新西兰先驱报》称,火山喷发将火山灰等杂质喷射向天空,据称,远至阿拉斯加都能听到音爆。火山喷发还引发太平洋沿岸地区发布海啸警报,日本、智利和澳大利亚等低洼沿海地区已进行疏散。

据《新西兰先驱报》报道,由于火山爆发,汤加全国的通讯都已中断,新西兰总理阿德恩于今日表示,新西兰当局正在努力与汤加取得联系,但由于灾情严重,难以展开评估工作,暂时还无法统计当地的伤亡及财产损失情况。

该媒体随后援引社交媒体上的消息,曝出从汤加国内流出的一些显示受灾程度的照片,这些照片显示,道路被破坏。

今天晚间,@领事直通车在微博上发文称,经中国驻汤加大使馆初步核实,暂无中国公民伤亡报告。

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根据最新监测结果分析,此次火山喷发引发了越洋海啸,影响整个太平洋沿岸地区。太平洋沿岸智利、日本和新西兰等国家监测到明显海啸波,最大海啸波幅达1.5米。

其中日本沿岸出现海啸险情,致使沿岸船只受损。在日本四国岛的高知县和德岛县的港口等地,目前已确认有超过30艘船只沉没或倾覆。受到汤加火山喷发的影响,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政府关闭该州所有海滩。

我国沿海海域于16日凌晨监测到海啸波,其中浙江石浦站最大海啸波幅约20厘米,其余潮位站海啸波幅均小于15厘米。此次过程未对我国沿岸造成灾害性影响。

斐济在内的大部分环太平洋地带都发布了海啸预警,因为现在联系不上汤加方面的信号,所以直播的节目中用了斐济的信号,值得一提的是,距离火山800公里之外的斐济的华人表示,火山喷发时,当地感受十分明显。

专家表示,喷发可能会持续数周或数月。

据外媒报道,目前居住在澳大利亚的汤加奥运会旗手皮塔·塔乌法托法16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截至目前还没有收到父亲和家人的消息。

据外交部网站介绍,汤加位于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期变更线西侧,西邻斐济。由汤加塔布、瓦瓦乌、哈派三大群岛和埃瓦、纽阿等小岛组成,共173个岛屿,陆地面积747平方公里,海洋专属经济区面积7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0.4万(2019年),大多属波利尼西亚人种,华人华侨约2000人。

汤加经济以农业、渔业和旅游业为主,工业不发达,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严重依赖外援。

旅游业是汤加政府大力发展的经济行业之一,被视为增加民众收入和解决就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汤加有特色历史文化传统和旅游资源,但开发能力有限,旅游业尚未实现快速发展。

相关新闻

汤加火山有毒物质直冲云霄:两大岛屿被淹灾难后果超出想象

今日早些时候,人口只有十万多的汤加(全名汤加王国)终于传出了几张照片,但全境的大部分通讯依然受阻,和世界失联。

(“火山喷发导致道路断裂,海堤大碎片。”)

一场无人预料到的火山大喷发以及随后的海啸,是导致这个南太平洋的岛屿国家失联的原因。

1月14日、15日接连两天,汤加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剧烈喷发。

卫星图像捕捉到了喷发的恐怖时刻,威力之迅猛,仿佛刺穿了天际。

据估计,喷发时的火山灰柱直径约5千米,高20千米。

与此同时,喷发导致的海啸和火山灰,严重干扰了当地的通信网络。有网友查询网络状况时发现,当地时间15号下午五点四十分后,所有流量变为了零。

在海底光缆被摧毁通讯前,一些汤加居民在社交媒体紧急上传了模糊的照片和视频。

首都努库阿洛法出现了超过2米高的海啸,火山岛附近地势低矮的岛屿上,海水冲上海岸,淹没了学校和民宅。

据传出来的有限消息,汤加国王和民众一起被军警紧急送往了较高地势的地方躲避。地势低矮地区的居民,依旧生死未卜。

一位名叫MereTaufa的汤加居民在通讯中断前发贴,称正在做饭时火山爆发,水很快涌进家,只听到周围的人都在尖叫逃命,喊着要冲到高地避难。

(仔细看有居民在奔跑躲避海啸)

大家还记得汤加的奥运护旗手皮塔·陶法托夫瓦吗?

他的家人以及其他大约8000名居民,就居住在离火山30公里外的哈阿派群岛上。

(2022年1月7日卫星拍摄到的火山)

根据皮塔上传的消息,他的父亲刚好是哈阿派的行政长官,事发前原本在首都机场等候飞回哈阿派,但火山喷发后与外界失联,最后的消息是他回到了地势低矮的地区救助民众。

(皮塔本人正在澳大利亚接受训练)

而皮塔在哈阿派群岛的家人朋友从周六开始就失联,他表示,哈阿派群岛几乎没有高地躲避,据说其中地势最高的阿塔塔岛都被全部淹没,所以无法想象当地现在的情况。

有网友对比了1月3日和1月15日火山喷发后汤加的卫星云图,图中的两个岛屿已经完全没了踪影。

(1月3日vs1月15日对比)

海啸只是喷发后带来的灾难之一,居住在新西兰的汤加活动家PakilauManaseLua对记者说:

“我们最大的担心还有火山灰带来的灾难,有毒气体导致呼吸困难,以及酸雨破坏水源。”

“我们还没听到人员伤亡,但从周六开始到现在,火山灰还在不断落下,一些岛‘披’上了一层灰毯。目前汤加海军已经开往哈阿派群岛,我们都在等消息。”

(汤加瓦瓦乌群岛居民拍摄的影像)

对于环太平洋的国家和地区来说,周五周六后也绷紧了神经。

距离火山800公里外的斐济,发出紧急令告知民众远离海岸线,有民众还听到了长达八分钟的“巨响雷鸣”。

(斐济受灾情况)

甚至,远在9656公里之外的美国国家气象局阿拉斯加站,都捕捉到了声波信号。

距离汤加2000多公里外的新西兰民防紧急管理部,也对东北岸的居民发出警告,称有不寻常的强浪冲上岸边。一位当地气候爱好者发推说:

“力量太猛了,全新西兰的人都听到了‘声波爆炸声’。”

有澳洲网友制作了火山喷发后导致的海啸推进图片,掀起的波浪波及到了昆士兰的黄金海岸,浪高接近一米。澳大利亚的境外领土诺福克岛,也遭遇了1.27米的强浪。

美国海啸警报中心向夏威夷、美国西北岸、阿拉斯加等地发出了海啸预警,加州的圣塔克鲁兹某处地势低矮的停车场已经被淹没,监管部门已经临时关闭了海滩和海岸旁的商业设施。

距离汤加8020公里的日本,气象厅也向鹿儿岛县奄美群岛、吐噶喇群岛和岩手县发出了海啸警报,预测奄美群岛的海浪高度可能超过三米,并且已经对岸边停泊船只造成了影响。

有日本网友上传了周末连夜开上高地避难的照片和视频

不过,今天下午日本气象台解除了海啸警报,但表示目前海岸线依旧有一些超过一米高的海浪变动。

这次汤加的火山喷发无疑是威力迅猛的,有网友去年还拍到过火山轻微喷发的画面。

(去年底小范围喷发时)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火山学家ShaneCronin说,这是汤加30年来最大的一次火山喷发,还会不会有后续喷发,甚至更大的喷发,无法预测。

有专家曾经预估过如果该火山全面喷发,火山爆发指数VEI可能超过2级(一共八级)。但这次,一些海内外的博主根据热柱高度和扩散的面积,认为可能在5-6级之间,具体数据还有待进一步评估。

如果达到6级或超过6级,对地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将是巨大的。喷发带来的火山灰和二氧化硫将会在大气中大量聚集,导致全球温度在一两年内“冷却”。

75000年前,印尼多峇湖发生过一次火山爆发指数8级的火山爆发,几乎让人类(智人)灭绝。

(多峇巨灾理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相关资料。)

稍近一点的有记载的历史中,1815年4月,印尼坦博拉火山发生超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后(指数7级),第二年,北半球天气出现严重反常,也被称为“无夏之年YearWithoutaSummer”。

1816年,欧洲、北美洲、亚洲都出现灾情,夏季出现罕见低温,5月霜冻,农作物受损,家畜冻死,粮食短缺闹饥荒,物价暴涨,欧洲大约有20万人死于这次的极端天气。

清朝嘉庆年间的云南大饥荒,也是受的这次火山爆发带来的影响。据记载,那年农历八月时“天气忽然寒如冬”,云南、黑龙江、安徽、江西都出现夏日寒冻,饿殍遍野。有的饥民饿极时,被迫贩卖儿女换粮求生。

糟糕的还有无夏之年之后,1817年,从印度爆发了第一次霍乱大流行,持续了整整七年时间…

历史总是有惊人的相似或巧合,看到这已经头皮发麻。

2022年刚开年,全球疫情仍在高位运转,奥密克戎变异病毒席卷世界,又遇上这样波及多国和地区的火山爆发,以及无法预测的后续火山活动和对气候造成的影响…

而对于汤加王国来说,这个在疫情发生的第三年只出现过一例确诊病例的国家,现在要面对的是更加残酷的挑战。在自然面前,人类是那么渺小。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环球快讯
    1970-01-01
  • 环球快讯
    1970-01-01
  • 环球快讯
    1970-01-01
  • 环球快讯
    1970-01-01
  • 环球快讯
    1970-01-01
  • 环球快讯
    1970-01-01
环球快讯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环球快讯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环球快讯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环球快讯 X1.0@ 201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