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环球快讯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环球快讯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环球快讯公众号

环球快讯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长大成人的过程中,有些弯路非走不可吗?

2022-04-02 发布于 环球快讯
一体化智能泵站

今年的10月10日是第30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为“青春之心灵,青春之少年”,意在倡导全社会关注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全面素质发展。

当天,央视网报道了郑毅团队关于“中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的数据,数据显示全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率为17.5%。

这项数据由儿童精神医学首席专家郑毅及其团队在九年间对7万3千多名儿童青少年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得出。

将近1/5的精神障碍患病率足以令人咂舌,督促社会各界针对这种状况作出反应。

今天的文章将延续这一主题,以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为基础,介绍孩子发展各个阶段的心理特点,希望能为家长们了解孩子内心、恰当解决孩子的情绪心理问题提供帮助。

美国精神分析医师埃里克森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是从婴幼儿开始且持续终身的,他综合生物学、文化和社会因素提出了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生物学因素决定八个阶段的顺序,而环境决定每一阶段是否能顺利渡过。

因为各个阶段层层连续、堆叠递进,所以关注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应该“从娃娃抓起”,了解各个阶段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和人格发育特点以引导孩子往积极的方向发展。

上表简单概括了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中每个阶段所对应的年龄、面临的矛盾和体验。

接下来我们会聊一聊与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密切相关的前五个阶段。

1婴儿期(0~1.5岁)

婴儿期是处理“基本信任和不信任”这对矛盾的心理冲突期,是建立安全感的重要时期,此时孩子需要父母的积极陪伴才能对外界建立信任,从而进一步在人格中形成“希望”的品质。

给家长的建议:

这一时期孩子的饥饿、口渴、冷热等需求或者不适感都会通过哭闹来表达,父母应该及时出现进行安抚、交流、满足其需求,帮助婴儿发展对父母的依恋关系和对外界的信任感。

比如婴儿睡醒之后发现妈妈不在身边就开始哭闹,那母亲或者监护人应该拥抱、抚触婴儿的肌肤。经常抚触婴儿肌肤有利于婴儿发育、减少哭闹、增进孩子与父母的情感交流。

2婴儿后期(1.5~3岁)

婴儿后期主要解决的是“自主性对羞怯疑虑”的冲突,如果孩子获得自主性且克服了羞怯和疑虑,就会开始产生“意志”品质,即自己能决定要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反之,如果这个冲突没有很好地解决,孩子则可能丧失自尊和自我控制感,产生自我怀疑,遇事不决,容易疑虑和羞怯。

给家长的建议:

这个时期,孩子获得了一定的自主能力,可能会对父母的安排产生抗拒。此时父母不能过度溺爱也不能过分苛求,要允许孩子犯错,给孩子慢慢学习的时间和成长的空间。

一般在这个阶段,父母需要按照社会规范控制孩子的行为,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在厕所大小便、勤洗手、节约粮食等。

但是当孩子刚开始练习某项技能时可能会犯错,比如说穿反了衣服、打碎了杯子、不愿意穿鞋。

此时父母应该有耐心地纠正,鼓励他接着尝试;如果表现出不耐烦、打骂孩子,或者在孩子做错后开始事事“包办”不再给他尝试的机会,这些都可能会让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不利于孩子独立。

3学龄初期(3~6岁)

学龄初期要解决的冲突是主动和内疚,主要任务是获得主动性、克服内疚。当孩子完成这一任务之后就会产生“目的”的品质,即有勇气来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的目标。

它与上一阶段培养出的自主性是有区别的——自主性是孩子能够决定做或不做,但是做的具体内容他们并不清楚;主动性是孩子有明确的目的,明白要做的具体内容。

给家长的建议:

这个时期的孩子可能会提出很多问题、探索周围的一切,父母不要觉得孩子的问题太尴尬或无关紧要,而应该耐心回答解释。

比如当孩子问出“水是什么?火是什么?水和火到底是什么?”这种问题在大人看来可能没什么好回答的“水就是水,火就是火呀!有什么好解释的?!”

这可能会打压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觉得自己的问题很可笑,甚至产生“父母讨厌我”的想法。其实我们可以寓教于乐,拿生动的例子解释给他,比如《葫芦娃》里的水娃和火娃或者《疯狂原始人》原始人摩擦生热起火的情节。

4学龄期(6~12岁)

学龄期主要是勤奋和自卑的冲突,儿童通过勤奋学习获得一定成就,克服自卑感,形成独立思考、合作、创新能力。顺利完成目标可以强化孩子的勤奋感,不断变得更加优秀。

给家长的建议:

这个阶段对孩子影响最大不再是父母,而是同伴和老师,但是家长的支持和赞赏依然可以加强他们的勤奋感。

比如孩子在某次考试中成绩不理想,我们可以把重点放在孩子做对的地方上,比如和孩子说:“宝贝,这个类型的题你上次做错了但是这次做对了!真棒!有进步!妈妈/爸爸相信你下次可以做得更好!”

要肯定孩子成功的地方,让他们相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好,而不是盯住失败不放。勤奋上进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父母可以在一件件小事上循循善诱,引导孩子感受自信、养成好习惯。

5青春期(12~18岁)

青春期被称为自我统合对角色混乱阶段,青少年需要解决“我是谁”的问题,建立一个明确的社会性自我形象,确立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方向。

青春期孩子身体、心理开始第二次成长,变化迅速且明显。他们会比较自我评价和社会对他的评价是否一致。

如果一致,就会产生自我同一性,相信自己有能力获得社会认可;

反之则角色混乱,觉得未来没有出路,开始反抗学校和父母。

给家长的建议:

对青春期的孩子,我们应该有耐心,进行民主式教育,做到

1,包容消化孩子的负面情绪;,

2,尊重孩子的选择;

3,信守对孩子的承诺。

比如,在矛盾产生的时候,孩子情绪爆发,如果父母也正在气头上只会让争吵更激烈,我们可以选择适当示弱,先平息争吵,给双方一个情绪缓冲的时间,冷静后双方再针对问题探讨可行的解决方式。

以上就是对前五个阶段的简单介绍。埃里克森认为0~6岁是儿童人格发展的关键期,父母的陪伴、关爱、鼓励和正确引导极为重要,这个阶段的培养将影响人的一生。

父母可以把握和利用人格培养的规律,在可塑性最高的童年早期对孩子进行恰当的教育和引导,避免孩子误入歧途,为以后孩子成长出健全的人格打基础,与其亡羊补牢,不如防患于未然~

参考资料:

[1]郭婷.浅谈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J].理论导报,2010(06):26-27.

[2]贾盼盼.父母缺席对留守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基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4(06):32-34.

[3]李晓捷.人体发育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环球快讯
    1970-01-01
  • 环球快讯
    1970-01-01
  • 环球快讯
    1970-01-01
  • 环球快讯
    1970-01-01
  • 环球快讯
    1970-01-01
  • 环球快讯
    1970-01-01
环球快讯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环球快讯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环球快讯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环球快讯 X1.0@ 201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