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环球快讯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环球快讯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环球快讯公众号

环球快讯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曾经的“三和大神”消失了

2022-04-14 发布于 环球快讯

提起一年前的“大神”生活,35岁的钟杭直言“不堪回首”。

2019年,他带着300块钱来到深圳打工,没想到把钱包弄丢了。随后他来到深圳市龙华区龙华街道景乐新村旁的三和人才市场,过上了“大神”生活:“干一天零工玩三天”“宁愿做日结,也不愿进工厂上正常班”“一顿饭是2元的矿泉水、4元的炒面、5毛钱的散烟”“躺地即睡,网吧过夜”……

钟杭并非孤例,高峰时这里有着同样生活状态的达到2000多人,既有20岁出头的年轻小伙,也有40多岁的中年人。这个群体就是网络广泛流传的“三和大神”。

景乐新村占地面积4.6万平方米。2005年,以三和、海新信等为主的众多职介机构、劳务派遣公司陆续进驻,这里逐渐形成招聘普工的“职介一条街”,日均求职人员7000余人,全年求职人数超过250万人。

“多年来,职介机构鱼龙混杂,一些职介所没有严格执行招聘登记身份的规定。”景乐新村所在的和联社区党委副书记陈焕彬介绍,

部分求职者长期滞留这里形成了“亚文化群体”,在景乐新村周边的中小职介所、网吧和村过道生活,身无分文时才去应聘“日结工”,因靠着三和人才市场被称为“三和大神”。

在景乐新村开了十几年便利店的廖仕深说,以前村里10元一晚小旅馆、15元通宵黑网吧很多,垃圾遍地、人员复杂、楼栋间电线乱拉乱接,不少青年回到村里就是通宵上网,没钱就睡村过道,偷盗现象时有发生。

春节期间,记者来到景乐新村走访发现,这里的面貌已是焕然一新,地面干净又整洁,墙面彩绘添新景,书房替代了网吧,小旅馆变成了长租房,曾经的“三和大神”也消失了。

这得益于2021年以来开展的城中村综合整治,当地先后投入资金超2000万元,推进雨污分流、三线下地等,并依托党群服务站,实现可以小憩的“歇脚屋”全覆盖,智慧书架、沙发、饮水机、充电宝等一应俱全。同时还为灵活就业群体提供暖心服务,建设了“暖心柜”,为群众提供方便面、水等免费物资,刷身份证即可领取。

2021年1月2日凌晨,钟杭遇到了和联社区的工作人员。“了解我的情况后,社区给我进行心理疏导和就业指导,让我从颓废的状态中清醒了。”他告诉记者,自己现在广东梅州老家养殖小龙虾,并结婚生了孩子,过上了积极向上的生活。

更多的“三和大神”,已经到周边的工厂正常上班。“以前当‘日结工’干一天玩几天,一年到头两手空空,连老家都不敢回。今年春节存了好几万块钱,精神好多了。”在景乐新村附近一家工厂上班的湖南人小陈说。

“景乐新村的变化不仅是物理空间的优化,更重要的是‘扶一把、拉一把’。”龙华区新时代青年就业服务协会秘书长刘欣欣说,在为这些青年提供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的同时,协会还建立了志愿者服务团队,组织对有意愿在龙华再就业的人员开展职业规划指导和技能培训。

如今,三和人才市场已经搬迁,原址上新的奋斗者广场正在建设,这里正在打造“就业服务第一站”,为来深务工人员提供就业服务。


国外vps购买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环球快讯
    1970-01-01
  • 环球快讯
    1970-01-01
  • 环球快讯
    1970-01-01
  • 环球快讯
    1970-01-01
  • 环球快讯
    1970-01-01
  • 环球快讯
    1970-01-01
环球快讯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环球快讯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环球快讯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环球快讯 X1.0@ 2015-2020